您现在的位置: 南通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大生科研> 课堂科研> 正文内容

两市七校展风采 同课异构话生长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26日 点击数: 字体:

  12月21日,一场盛大的两地七校教学研讨活动在南通高师附小举行。来自徐州、南通六校的教育专家同仁们围绕“学校文化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研讨”这一主题,交流了各自学校的特色文化,共同探讨了两地的课堂教学情况。

  此次活动采用“同课异构”的形式,共开设语数外六堂展示课。朱菊云、贺义老师与学生一同领略了吉林琼枝玉树的雾凇奇观;杨晓燕、胡清音老师带领孩子来到有趣的数学王国,认识了多彩的分数条;陈果、赵庆芬老师与孩子们围绕Christmas,共同交流讨论西方圣诞节的文化习俗。课堂上,学生们思维活跃,积极参与课堂,独立思考与团队合作相结合,踊跃大胆展示汇报学习成果,展现了高师附小学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文化素养。来自南通、徐州的六位老师对于相同的教材采用了不同的教学结构模式,演绎着不同的精彩。六堂展示课风格迥异,各有特色。呈现了课堂教学的多样化,彰显了南通、徐州两地六校的校园文化特色。

  在随后的评课环节,两地的专家教师相互评课,对每节课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在评课的相互交流研讨中,大大提升了两地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徐州教育同仁们感叹道:“不愧是'中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啊!”其中,来自徐州市侯集实验小学的石校长这样说道:“高师附小已将南通特色的张謇文化深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学校独有的大生课堂模式新颖,结构严谨,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孩子。此次两地的课堂教研活动带给我们很多收获,徐州教育应向南通看齐,要多向南通教育学习取经啊!”

  作为南通小学中的后起之秀,高师附小传承张謇的办学思想,以“立天地之大生”为培养目标,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并以此为基点,构建“武俭静立雅”的具有“南通味”的课程体系。真正将南通韵味的地方文化融入了校园,带进了课堂,滋润了每一位附小学子的心田。

  本次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使南通徐州的六所兄弟学校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活动中教育智慧不断碰撞,教育经验得以分享,加强了南通与徐州两地教师的交流与学习,促进了各校的教师专业发展,对交流学校文化,提高教学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