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南通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大生课程> 课程成果> 正文内容

教学改革提素养 课堂研讨促成长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10日 点击数: 字体:

课堂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渠道,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舞台,是提升教科研能力的主阵地。本学期学校把课堂教学改革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切实把“大生文化”建设引入课堂,全力打造和落实“大生课堂”。

2017911日下午,我校全体教师齐聚演播厅共同观看了帅宁华校长执教的《红绿灯在站岗》一课实录。该课获得江苏省《道德与法治》优课评比一等奖第一名,“长三角地区法治教育展评研讨活动”一等奖第一名。

观摩后,张晓霞副校长从大生课堂“情境生趣、合作生慧、展示生情、提升生行”的教学四要素角度带领大家剖析了课堂的精彩之处,并指出这堂课最宝贵的地方就是它真正体现了“学”的课堂的诸多要义。

品德学科教研组长崔梅老师认为这堂通过各种载体和活动给学生创造体验、探究和感悟的机会,实现了从“教师立场”向“学生立场”,从“浅层的自主学习”向“深度的自主学习”,从“知识本位”的教学向“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的教学,从“碎片式”的情境教学向“主题情境探究”的教学的转变。

语文教研组长顾海梅老师跨学科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她说:“帅校长这节课艺术地激发并保护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以一个旅行者的身份从沿途自然风光感受欢愉,从交通法律法规感受出行规则。这样的切身体验是谁也不能替代的。”

918日下午,全体教师分成语文、数学、英语、艺体常四组,就《红绿灯站岗》一课围绕“让学习真正发生”、“情境润泽课堂”、“课堂主问题的提炼”等话题进行研讨。925日下午,施林娟、潘胜男、汤婷婷、戴亚琴、褚倩蓉、姚莹、张瑞等老师代表各组大会交流了学习心得、体会。老师们的评课维度多样,剖析深刻,有理论高度。

新学期我校完善《高师附小教学研究制度》,每周至少安排一次全校性教学研究活动,采取课例评析、主题沙龙、成果发布、经验导航等形式,把课改的讲坛让给老师,交流分享草根化的课改体会。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更多